勞動市場與消費同步轉弱,美國第一季GDP年減0.5%
2025/07/15 16:12:24


美國首季GDP下滑0.5%,勞動市場與消費動能同步轉弱

美聯社報導指出,美國商務部週四公布數據顯示,2025年第一季美國國內生產毛額(GDP)年增率下滑0.5%,不僅劣於先前預估的0.3%與0.2%,更創下2022年疫情導致經濟衰退以來的首次負成長。主要原因是企業與消費者為了搶在新一輪關稅政策全面上路前提前進口大量商品,使進口量激增近38%所致。此波進口熱潮拉低整體GDP成長約4.7個百分點,為本次經濟衰退的關鍵因素。

「對國內家計購買者的實際最終銷售額」常被用來評估經濟基本動能,該指標在2025年第一季年增率為1.9%,儘管顯示經濟仍具韌性,但增幅仍低於2024年第四季的2.9%,也遜於美國商務部先前預估的2.5%。新公布數據亦顯示消費者在年初大幅縮減支出,消費成長僅0.5%,與去年第四季強勁的4%相比大幅放緩。EY-Parthenon首席經濟學家Greg Daco指出,第一季美國消費者支出降至疫情結束以來最低水準,尤其在娛樂與餐飲方面的支出明顯減少。

持續申領失業救濟金的人數已攀至2021年11月以來最高水準,顯示越來越多失業者難以快速重返職場,雖未達危機等級,但疲態已逐漸浮現。非營利機構美國經濟諮詢局(Conference Board)對民眾進行一項「工作機會是否充足或難找」之調查,其結果也在惡化。雖然認為工作「充足」的人仍略多於認為「難找」的人,但兩者差距已縮小至八年來最低,反映出勞動市場正逐步轉冷,求職者面臨更多挑戰。

此外,裁員現象已不再侷限於高科技產業與公部門,根據職業介紹公司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 的報告,截至2025年5月,全美宣布的裁員人數較去年同期大增80%,早期的裁員潮主要集中於公部門,例如因政府縮編而出現的大量聯邦人員裁撤。然而,5月數據顯示出裁員潮已開始波及私人企業,特別是零售、服務業和清潔人員等職位,而這些產業往往在經濟轉弱初期就首當其衝。(資料來源:經濟部國際貿易署)

附註:
註1: 績效計算為原幣別報酬,且皆有考慮配息情況。基金配息率不代表基金報酬率,且過去配息率不代表未來配息率。所有基金績效,均為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之績效表現,亦不保證基金之最低投資收益。
註2: 基金淨值可能因市場因素而上下波動,基金淨值僅供參考,實際以基金公司公告之淨值為準;海外市場指數類型基金,以交易日當天收盤價為淨值參考價;部份基金採雙軌報價,實際交易以基金公司所公告的買回價/賣出價為計算基礎。
註3: 有關基金應負擔之費用(含分銷費用)已揭露於基金之公開說明書及投資人須知中,投資人可至境外基金資訊觀測站(http://www.fundclear.com.tw)下載,或逕向總代理人網站查閱。
註4: 上述銷售費用僅供參考,實際費率以各銷售機構為主。
註5: 上述短線交易規定資料僅供參考,實際規定應以基金公開說明書為主。
註6: 標示"(已撤銷核備)"及"(未申報生效)"之基金資料僅提供原有投資者參考,以供其做買回、轉換或繼續持有之決定;「已撤銷核備」為在台灣已下架(停售)的基金;「未申報生效」為未於法規規定之時效內向金管會辦理申報生效作業之境外基金。
註7: 基金B股在贖回時,基金公司將依持有期間長短收取不同比率之遞延申購手續費,該費用將自贖回總額中扣除;另各基金公司需收取一定比率之分銷費用,將反映於每日基金淨值中,投資人無需額外支付。
註8: 境外基金經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核准或申報生效在國內募集及銷售,惟不表示絕無風險。基金經理公司以往之經理績效不保證基金之最低投資收益;基金經理公司除盡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外,不負責本基金之盈虧,亦不保證最低之收益,投資人申購前應詳閱基金公開說明書。
註9: 依金管會規定基金投資大陸證券市場之有價證券不得超過本基金資產淨值之10%,當該基金投資地區包含中國大陸及香港,基金淨值可能因為大陸地區之法令、政治或經濟環境改變而受不同程度之影響。
註10: 上述資料只供參考用途,嘉實資訊自當盡力提供正確訊息,但如有錯漏或疏忽,本公司或關係企業與其任何董事或任何受僱人,恕不負任何法律責任。